1、「創業」的定義為何? 並請說明創業成功對經濟與社會的影響有哪些?
p.14-p.15
1.1.3創業成對經濟與社會的影響
成功的創業對經濟與社會好,因為為多種利益相關人士創造了價值,包含為顧客提供了更有價值的產品與服務,為股東賺取了利潤,為員工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,為供應商增加了銷售和獲利機會。例如Google 創業成功,推出了更準確更快速的搜索引擎和搜索服務。Google的服務對網民(顧客)有價值,因為用Google 捜索更準、更快、更有效。Google的服務對廠商有價值,因為有廣大的使用群,若廠商願意付費在Google 上廣告,可以增加顧客對廠商產品的瞭解,增加銷售量和利潤。
Google 創業對股東有价值,因為佩吉、布林等人創業成功使股東獲得投資回報,佩吉、布林已成為擁有數百億美元的富豪。Google 創業對員工有價值,因為在Google工作待遇福利好,又能發揮創造力。Google 創業對供應商好,因為供應商的電腦硬體或軟體產品有買主,使他們可獲利。Google創業對社會好,因為Google媒介了廠商或網民,使經濟運行的更快更有活力。Google提供了即時資訊搜索服務,讓社會及時適應變化。
一個地區的創業活動旺盛,則這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有活力,這個地區的人民整體就會富裕。如果在一個地的特定製造產業出現大量創業,可以形成地區產業集群,進一步形成地區特定產業產品的競爭優勢,即產品種類多、性能品質好、價格低。地區產業優勢加大了產品向國國外市場拓銷和貿易的能力,使此地區從國外市場賺取大量利潤,使創業的股東累積了財富。如果是商貿服務業與城市服務業創業,前者例如義烏創立了小商品市場,或者馬雲創立了阿里巴巴B2B平台網站,他們為製造企業拓展了外貿市場,從國外賺取大量的利潤,後者增加了城市的服務水平、福利與效率。一個地區眾多企業同時對就市大量增長的人才需求,在地區人才供給變化不大的條件下,會提高就業市場的工資水平,進而提高此地區民眾的收入水平和富裕程度。
創業是個人和團體的經濟活動,創業者的功利目的是為了賺錢。地方政府和國家政府要發展地方和國家經濟,也是要為地方和國家賺錢。創業家(企業家)、地方政府領導人、國家領導人這三個層次的領導者,都是為了達到利己的目的從事經濟活動,目的是為個人與團體、地方、國家賺錢與增加福利。經濟活動是通過利他(顧客)的交換,達到利已的目的,這是經濟活動的本質,是我們這個世界的商道。
1.2 創業管理引述
1.2.1 企業的層次: 企業、事業、功能
企業可以分為企業(公司)、事業、功能三個層次,在這三個層次都有相應的策略,如圖1-1。
p.15
.
.
.
.
p.16
創業定義:創業是指創業者創立了一家企業(至少包含一個事業),這是對創業的簡單定義。
但是如果創業不賺錢, 不久就倒閉或結束營業,不是成功的創業,不具備成功創業的實質意義。
因此創業不是簡單地成立一個企業 ,定義更要顯示成功創業的本質與內涵。
p.17
●接下來說明成功創業的內涵,並給成功創業一個完整的定義。如果創立的企業活著並且長大了,一定為顧客創造了價值,並且創業者賺到了利潤, 這種可以稱為創業。
●從這個角度看.創業定義應該包含價值說、功利說。如果創立企業的產品服務與別的競爭者都一樣,則它是不會長大的,只能維持一個小企業的規模。
●如果創立的企業從小變到大,則這個企業中一定包含了創新,即以不同的資源結合, 創造了不同與更好的產品服務。即完整的創業定義還要包含創新說。許多創新是立基於已有的強勢資源,但不拘泥於資源條件的限制。創新前,創業者要先發現能導致創業(創新)成功並獲利的機會,並且機會中包含了資源新結合與產出新產品與服務的可能,因此完整的創業定義還應包含機會說和資源說。
●因此我們定義創業:是創業者立基強勢,但不拘泥於資源條件的限制,識別和利用機會、承擔風險、建立組織與企業、進行創新,即重新結合資源創造新產品與服務,為顧客創造更高價值並獲取利潤的活動。成功的創業離不開創新。
關於創業的要素、本質特等有許多講法。蒂蒙斯(Timmons,2005)指出,團隊、機會、資源是創業最重要的三要素,見圖1-2。張玉利指出,功的創業具備機會導向、超前行動、整合資源、創新變革、顧客導向、創造價值的特點。隨著本書的學習進展,你會逐漸瞭解創業的本質和特點。下面我們通過柏拉圖式的問答引出新企業特徵,逐步引出機會、範圍、團隊等理論。
圖1-2蒂蒙斯的創業三要素:機會 資源 團隊
機會->資源 溝通/ 商業計劃/ 匹配與差距
資源->團隊 外界力量領導/資本市場
機會->團隊 模糊創造力/ 不確定性
思考與討論問題:創業失敗不幸的,創業不一定成功。請問:如何創業才能成功?如何避免創業失敗?
關於此問題的答案,一方面可以通過先瞭解新創企業的特徵,分析它們對創業成敗的有利與不利影響,再提出化解不利導致成功的方法。另一方面我們依據研究結果提出簡單地導致成功的方法。